>
   
首 页 医院概况 医疗信息 就医服务 院务公开 医院文化 党建工作 科研教学 护理园地 健康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医院文化>文化活动


工作着是一种幸福

字体【    发布时间:2014/2/25 23:30:00    文章来源:
 

人的一生为了什么,人的一生需要什么,人的一生证明什么。
从来没有足够的金钱去成为你真正渴望成为的人,做你一直想要做的事,或者拥有你真正喜欢的东西。从踏入这个社会,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为了未来,我们别无选择是工作。
有一份工作可以做,是件很幸福的事!
不是吗?当你与同事在一起边吃午餐边谈论着或大或小的事情,当你完成一件或重要或简单的事情,当你工作了一天坐下来喝上一杯清茶,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不是吗?当你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拉回,当你救治的病人握着你的手说着谢谢,当你看到治愈的病人一家脸上幸福的笑容,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不是吗?当你在父母亲人面前讲述着单位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当你在朋友的聚会上高谈阔论自己的成就,当你在晚上自己的日记中记载着一天的成绩与失误,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有一份工作可以做,是件很幸福的事!
    悠闲的生活是空虚的,忙碌的生活充实了我们的人生。有人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负担,一种为生活所迫的劳动,每天过着工作、吃饭、睡觉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样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不知不觉中人成了赚钱的机器,生活的提款机,而处于这种心态的工作是被动的,艰辛的。其实,无论是被动或主动,工作都得完成,生活都得继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试着去学会感受快乐,化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感受丰收的喜悦呢。
    人生最有意义的是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最有价值的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愿意做的事,是出于一种责任;既然是责任,就会用心来做。做应该做的事,是出于承担义务,既然是义务,就会用力来做,心和力的结合,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我也坚信,我应当属于书上说的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工作着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倘若因为自己的懈怠而影响了工作,那便只剩与事无补的后悔了。每天想一想:我每天都快乐的工作,这样真的是一种幸福。说明,这个社会还需要你,说明,你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不要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辛苦的事,如果反正都得去做,那么,何不试着从工作中寻找一些快乐呢?让自己快乐,让你身边的人快乐,那么你会感觉更加幸福!
身边有很多人总在抱怨,抱怨别人不尽心,抱怨别人不配合,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毫无意义,抱怨自己不受重视,抱怨得不到提升,却从没有反思过自己。须知你的价值决定着你的升迁和待遇。
1901年,美国历史上产生了第一个年薪百万美金的高级打工仔,他就是施瓦伯。施瓦伯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 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三年后,他来到钢铁大王卡耐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惟独施瓦伯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施瓦伯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施瓦伯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施瓦伯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施瓦伯,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 25岁那年,施瓦伯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在任何一个职位上,施瓦伯都能做到心情愉悦,同时在业务上追求尽善尽美,这样,同一部门中那些有难度、要求高的工作,都得由他来处理。久而久之,他的地位的上升也成为一种必然。而事事马马虎虎、处处投机取巧、对工作本身很轻视很冷淡的青年人,无论学识再高、本领再大,也绝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有一次,当施瓦伯和其他年轻人一起为一家工厂做设计师时,他们能力大致相当。不久有一个职位的提升需要一位聪明而且可信赖的人。上司想对这一职位进行竞争招聘,但他没有公告。他告诉这些设计师们,他们要对一个特别项目加班而不加薪。而他暗中寻找那些坚持不懈、不抬头看表,没有抱怨的人、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施瓦伯!终于, 1901年,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雇佣 39岁的查尔斯·施瓦伯为美国钢铁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年薪是 100万美金,这样施瓦伯就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年薪超过百万美元的高级打工者。而当时,一个人如果一周能挣到 50美金,就感觉已经非常不错了。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他人同时为自己工作,都想使自己有一个快乐、成功的人生。但是自私自利,眼睛总盯在自身利益上的人,往往一生在平庸中度过;而总想着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单位、为患者、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却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在一次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的演讲中,施瓦伯深入地谈了自己对工作的感受,他说:“要想成功,最最重要的莫过于将工作看作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非要做个贪婪者的话,那就做个贪婪工作的人吧。我没听说过有人因超时工作而遭到厄运,却知道不少自以为聪明却命运多舛的例子。不幸有多种表现形式,比身体伤害严重得多的是在浑浑噩噩中让自己的头脑无情地枯萎,这将导致停滞不前和最终失败。在工作时间里不努力工作的人是不诚实的;而不情愿比这多做一点的人是愚蠢的。轻轻松松而报酬优厚的工作也已不复存在。在发挥相同的聪明才智的前提下,工作最多的人得到的报酬就会最多。”
从小大人们就会经常给我们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古老的谚语。当然这里我不是刻意的在宣扬“不计回报的付出”,更不会蠢到提倡“斤斤计较”。只是我发现,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付出肯定不会有回报,不会成功。
“如果你还没有成功,还在为别人打工,那一定是你的努力还不够。”这句话是成功学家陈安之说的。“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所期望的回报,那一定是你的付出还不够!”其实两句话的道理是一致的。 
    按照二八法则的推理,假设你所期望的回报需要你付出5年时间,那么在你前四年的努力当中,你得到的回报只有20%。这一阶段毫无疑问付出大于回报。这一点在哲学上的理解是量的积累导致质的改变。 
    遗憾的是无数的人都在这一阶段放弃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看不到效果”。因而也不难理解这个世界上胸怀大志者总是少数。不过一旦进入第五年,你20%的努力将会获取甚至超越80%的回报。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成龙,他当年出道时,当临时演员、替身、武行,一天不过几十元港币;几年后成为主角时,片酬也不过一万多港币;而今,他的片酬早已涨至亿元港币以上。周星驰、任贤齐等众多耀眼的明星刚出道时都是人所不知的幕后工作者。
肯尼迪在 1961年就职美国总统时,说过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那么我们可以套用一下,“不要问医院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医院做什么。”因为你帮助医院成长是你的天职所在,而医院帮助你成长是对你的恩惠。也不要在乎医院给你的薪水是多少,而要看你给医院创造的价值是多少。当你为医院创造的价值越来越高时,你还担心医院不会为你加薪吗?即使这里没有为你加薪,凭你在这里增加的能力,你不是可以轻易地跳槽而获得高薪吗?所以,我们惟一要做的就是看看自己还能给医院做点什么。
如果你还在抱怨,还在找客观,请你反思自己吧,自动自发。世界上从没有救世主,我们所依靠的只能是自己,顺应环境,创新工作,一切皆有可能,相信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李树龙
 
 

 

版权所有:jxf吉祥官网总站 - jxfjxf官网登陆 豫ICP备20001731号-1
地址:洛阳市?e河区?e涧大道560号 电话:0379-63508088

就医热线:0379-63508088 62723087
院长邮箱:lysyyzxx@163.com
医院订阅号 就诊预约 互联网医院 护士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