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肆虐,您知道如何在家中利用各种消毒剂对居家生活的环境、物品进行消毒吗?常用的消毒剂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小编准备了消毒指南一篇,送给大家。
一、普通家庭居家消毒:
室内空气消毒首选开窗通风换气。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通风30分钟。对于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冬天开窗通风时,需避免室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外出回家后,应及时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必要时先用乙醇类等手消毒剂进行消毒后,再清洗。
二、居家隔离时家庭消毒:
1.保持居家通风,每天尽量开窗通风(每天3~4次,每次30min),不能自然通风的可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将密切接触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走动、探访;最小化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与家人尽量避免近距离的接触(至少间隔1米以上),最好处于下风向。
2.全家日常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6个小时或口罩潮湿后立即更换。
3.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或采用肘护,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必要时用乙醇等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4.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
5.生活用品实行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
6.在有症状的家庭成员就诊后,应对其隔离的房间地面、墙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滞留喷洒;接触物品如家具台面,门把手,餐(饮)具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保持30min后用清洁湿抹布擦拭。
三、家中出现或者接触病例后:
家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时的终末消毒:
病人离开后(如住院,死亡,解除隔离等),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的对象包括:室内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者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卫生间包括厕所等。
发现或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后,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终末消毒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由掌握有关消毒知识的人员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人员开展消毒前应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毒培训。具体可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他家庭成员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四、物体表面的消毒:
家具、玩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五、温馨提醒:
84消毒液:
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在家庭使用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ml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2.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3.蔬菜、水果等食物最好不要用84消毒液消毒
4.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致敏性,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酒精类:
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使用时应注意:
1.注意室内通风
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室内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2.安全使用酒精
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3.酒精着火怎么办
火势小,就近取材,将衣物、桌布、床单等用水浸湿,覆盖着火处。火势大,请尽快拨打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