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其痛苦程度被形容为“会呼吸的痛”,因为每一次呼吸都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感,这就是带状疱疹。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以皮肤损害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可经飞沫和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潜伏的病毒被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其也可能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候爆发。
临床表现
皮疹通常会在身体的一侧出现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有红晕。皮疹多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身体正中线。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也可无皮疹出现。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一个重要特征,可表现为为钝痛、抽搐痛或跳痛等,常伴有烧灼感。皮疹出现前、出现时或皮疹消退后都可能发生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
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且疼痛持续时间可能越长。
好发人群
1.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减少,免疫力逐渐下降,更容易患带状疱疹。
2. 免疫力低下人群:许多疾病和治疗会造成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如患有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艾滋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接受放疗或化疗的人群,很多年轻人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也会造成免疫力低下,从而患上带状疱疹。
3. 合并慢性疾病人群。
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
在发病早期(72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疼痛。
止痛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对于严重疼痛者可尝试神经阻滞、脉冲射频治疗等。
营养神经治疗
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1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
糖皮质激素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龙片等药物治疗,起到免疫、抗炎、减轻神经水肿的作用。
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主要是湿度火盛、湿热困阻、气滞血瘀等,所以会采用中药、针灸(火针、放血疗法)等。
局部治疗
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收敛、干燥皮疹,预防继发感染;如果水疱破裂,可使用抗生素软膏。
预防措施
1.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减轻精神压力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2. 接种疫苗:带状疱疹没有特效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有减毒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可供选择,尤其适合50岁以上人群接种。
3.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