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了一则令人警醒的消息:一名男子因长期饮用自配的养生茶而出现低钾血症,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药源性低钾血症的关注。药源性低钾血症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体内钾离子浓度降低的疾病。钾离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离子之一,对于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体内钾离子浓度过低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乏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

人体钾离子代谢具有“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的特点。药源性低钾血症主要与药物增加钾经肾脏或消化道排泄有关。
可能引起药源性低钾的药物有哪些?
1、利尿剂如呋塞米、吲达帕胺等高血压患者常用药可增加钾经尿液排泄,吲达帕胺说明书明确指出用药4-6周后,在25%患者中观察到低钾血症;
2、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长期使用也可通过增加钾的排泄增加低钾血症风险;
3、甘草类药物如复方甘草片等,新闻案例中男子因长期饮用含甘草养生茶而引起低钾血症;
4、抗肿瘤药物如治疗乳腺癌的吡咯替尼、阿贝西利以及治疗肺癌的阿替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可增加经消化道钾离子排泄,引起低钾血症风险。
如何预防药源性低钾血症?
需要明确的是,在正确的用法用量及适宜的疗程下,药源性低钾血症发生率并不高。规范合理用药仍是重中之重。若因疾病治疗需要长期使用可致低钾风险的药物,务必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调整剂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或选用药物进行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