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你可得好好做康复训练,等你好了,我们都去你家,吃你做的手擀面!”2022年7月2日,在河南省jxf吉祥官网总站(原铁路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里,76岁的董鲜娥拉着65岁的杨青娥的手,大声笑着说。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俩是亲姊妹,其实,她们只是偶然住进了同一间病房……
两个“娥”住进了同一间病房
半个多月前,董鲜娥突发轻微脑梗,住进了神经内科病房。
“我的病情不严重,医生、护士们照顾得也好,没两天我就能自己下楼逛了。”爽朗的董鲜娥跟记者说。在她住院期间,病房住进来一个名字中也有“娥”字的患者,这名患者叫杨青娥。
“听说她半年前煤气中毒了,来的时候状态很不好,不认识人、不会说、不会笑,像个木头人一样。”杨青娥引起了董鲜娥的注意。
没过几天,热心的董鲜娥就发现,“那个也叫‘娥’的妹子”,只有老伴儿黄朝军在医院陪着,他们两口子离开农村老家几个月了,身上穿的还是春天的衣服,吃的饭也总是非常简单。
送衣服送吃食 两家人亲如一家人
在黄朝军心里,董鲜娥是“跟家人一样亲的大姐”。因为杨青娥的脑损伤比较严重,需要长期治疗,他就在医院附近租了个小房间,“能自己做点儿好消化的饭”。
饭做好了,却喂不到杨青娥嘴里。“小黄很有耐心,可青娥吞咽功能不行,吃不下去,一碗面条咋说也得喂1个多小时!”董鲜娥说。
“我急得想蹦,多亏董姐一直宽慰我,她还专门让家里人送了不少新鲜菜过来,我心里的感谢啊,说不出来,遇到董姐,是俺俩的运气。”这句话,黄朝军断断续续说了好几分钟,他的嘴唇一直抖,眼眶里有亮晶晶的东西在打转。
“没事儿!我这不就是耍耍嘴皮子的事儿嘛!”看到黄朝军有些激动,董鲜娥赶紧说了句玩笑话。其实,她不光让家里人送来新鲜菜,还让老伴儿把她的夏季衣服拿来了几件,“天热,妹子穿得太厚了”。
“娥姐姐”出院了 还惦记着“娥妹子”
董鲜娥出院当天,把住院时没用上的夏凉被、隔尿垫都留给了杨青娥。“别说谢,外气!咱俩都叫‘娥’,是天生的姊妹!”董鲜娥说。她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了护士站,跟护士交代:“杨青娥有啥需要的直接打电话跟我说,我能帮的一定帮。”
回家当晚,董鲜娥左思右想,还是放心不下。第二天下午,她和老伴儿顶着烈日,坐了1个多小时公交车赶到医院,送来一些夏季衣物和吃食。“他俩太实在,我怕他们不好意思开口,能想到的就给送来。”董鲜娥说。
后来,董鲜娥又往医院跑了两三趟,就是来看看杨青娥恢复得咋样、缺啥东西。11年前,董鲜娥做过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行动其实不算特别方便,但她觉得“来医院看自己妹子,不值啥”。
做完治疗回到病房,坐在病床边的杨青娥一直静静地听董鲜娥等人讲话,偶尔会努力露出微笑。直到董鲜娥要离开时,她才颤巍巍地抬起手,紧紧握住董鲜娥的手,舍不得放开。她的表情仍然有些木,但在听到董鲜娥说“我们都去你家,吃你做的手擀面”时,她连着张了好几次嘴,使劲儿清晰地吐出了一个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