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下旬以来,记者接到不少关注中医药的读者的来电。您是不是也有不少关于中医药的问题?喝汤药有哪些讲究?喝汤药时有没有小窍门?快看看专家们的答案吧!
1机制汤药没自熬汤药效果好?确有可能
很多市民发现,与自熬汤药相比,机制汤药比较稀、颜色浅。那么,是不是机制汤药的效果没有自熬汤药好呢?专家都表示:“确实有这个可能。”
jxf吉祥官网总站(原铁路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邢国红认为,自己熬药更讲究细节,比如先煎后下。如龙骨、牡蛎等矿石类药材,要先单独熬一会儿,把其有效成分熬出来,然后再加其他药材,这叫先煎,需要先煎的还有附子、草乌、川乌等药材,可通过先煎祛除其毒性;薄荷、藿香等含有芳香油的药材需要后下,以免长时间熬煮使其失去药效,大黄等药材也要后下,因为煮得久了,药劲儿就小了。
2喝汤药就要“灌满肠”? 大可不必
“我听说喝汤药就要‘灌满肠’,因此每次熬药都要熬一海碗,喝完就饱了。”68岁的王女士说。
“我不推荐‘中药灌满肠’,尤其是对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那样喝药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邢国红说。
在jxf吉祥官网总站(原铁路医院)药剂科主管中药师左冠超的日常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浓缩药液。“有些患者因病情、年龄等因素,无法大量服用汤药,我们就会提供浓缩药液的免费服务。”他说。通常一服药他们会熬出400毫升到500毫升药液,患者每天分成两顿喝,浓缩后,患者每顿只用喝50毫升即可。
3喝汤药到底有什么讲究?赶快收藏
关于熬药、喝药,专家提供了自己的小窍门,如果您有需要,就赶紧收藏起来吧!
邢国红:中药不用洗。绝大部分药材都是经过炮制的,不用清洗,尤其不能反复冲洗。
先泡透再熬。熬药前要先泡一两个小时,让药材吃透水分,直接熬的话,熬了半天有些药材中间还是干的。用泡药的水直接熬就可以,不用换水。
尽量不用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氯气,可放置一段时间,等氯气挥发后再用来熬药,或者直接用纯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