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您去过农家菜地吗?有没有见过那郁郁葱葱、让人垂涎欲滴的莴笋?这应季的“一口鲜”,可是中医眼里的“千金菜”,药用价值不低呢!
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铁路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柳洋说,莴笋味苦、性寒,能通经脉、养筋骨、益五脏、利二便,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它在防癌、抗癌、降血压、调节血脂和血糖、保护心脏、安神助眠等方面有一定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用莴笋茎、叶煮汤喝,能帮产妇通乳;如果受风寒后肚子疼,可把莴笋茎、叶剁碎后煮水服用,能快速止痛;如果经常牙龈出血、鼻出血,可将莴笋茎切成片或丝,凉拌后食用;如果小便不利或涩痛,可把莴笋茎、叶剁碎后捏成饼状敷在肚脐上,怕受凉的话可以把“菜饼”加热一下再敷。“莴笋有这么多功效,你说它是不是‘千金菜’?更别提它的口感爽脆,还有独特清香了。”柳洋说。
此外,该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营养师尤娅利认为,莴笋的钾含量较高,有利于人体水液代谢,能帮助扩张血管、调节血压、预防心律失常,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有益。莴笋还含有“天然胰岛素激活剂”——烟酸,能起到辅助调节血糖的作用。同时,莴笋富含汁水和膳食纤维,可促进排便、清脂减肥。“春夏季节吃莴笋,既能补水又能降火,这是我家餐桌上的常见菜。”她说,莴笋叶的胡萝卜素含量是莴笋茎的 6 倍,维生素 C 含量也远超莴笋茎,因此最好茎叶同吃。
柳洋提醒大家,莴笋性寒,脾胃虚寒的人、经期女性、容易腹泻的人,不宜过多食用。